一条条小溪,绕着我的家乡梅村而过。小溪的水,缓缓的,一年到头,走在梅村的角角落落,都能听到小溪那不厌其烦的淙淙流水声。
离村庄百来米远处,绕着的是一条三江河,那是连南的母亲河。河道宽阔,有时碧波盈盈,有时温婉如歌,有时水流湍急,有时更是浊浪冲天……一年四季,河水的脸孔,变幻无常。
梅村的村中村旁都是水,稻田平平坦坦,绵延无际,全是自流灌溉。水,一天天,浇灌着稻田,浇灌着菜地,一年年的日子,平淡,却也不失温暖。
与水相伴的,是桥。虽然村中村旁都被水环绕,但要从梅村走出村外,却是有好几条小路。桥,在村人的心中,不是通往村外的必经之路,更多的是连接着一家人的生活和生计之路。
与梅村人息息相连的桥,有两座,一座架在梅村与三江农场之间,没有名字,村人只是根据桥的制作材质,叫木桥、铁索桥;另一座架在梅村与三江河通往广州的公路之间,叫五眼桥。
远离家乡多年之后,偶尔从县城三江沿着河堤往回走,经过五眼桥时,看着它斑驳的桥面和桥孔,只觉沧桑扑面而来。如今,村人早已不用为了生计到白面峰去打石头了,在五眼桥不远处也已修建了一座风雨桥(越秀廊桥),既能供人行走,又能遮风避雨,还挂上了绚烂的灯光。人生,熬过了风风雨雨,终究也迎来了斑斓的春天。
从梅村通向三江农场的桥,最早是一座木桥,就是两根木头绑在一起,架在木头柱子上,一节节,链接成一座桥。木桥很低矮,水涨起来时,几乎是贴水面而过。
当时我年纪还小,我的日常生活范围远离着木桥。只是每年过年,要去河对岸的沿陂村走亲戚,冬日河水冰冷刺骨,不管水深水浅,家人都会选择走这座木桥,然后才转到沿陂村去。
记得有一年冬天,父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去沿陂村走亲戚。河水很浅,我站在河边,连水中的小石头也看得一清二楚。看着哥哥姐姐们飞快地跑过木桥,年纪还小的我,也撒开脚丫子,蹦跳着跑向木桥。母亲要拉着我,我却不愿意,母亲急了,在后面急急地喊:“过桥时,不要低头看河水,一定要抬头往前方看,不然会掉河里的。”母亲不喊还好,她这一喊,我脑袋很作怪地,只管低头往桥下的河水瞧去。这么一瞧,阳光照耀着河水,泛起片片白光,闪亮得刺眼,我赶紧揉揉眼睛,一抬脚却没踩住木桥,整个人就迅速掉下了河里,全身湿透,冷得发抖。
只好兵分两路,父亲带着哥哥姐姐们去走亲戚,母亲则带着我一路小跑,回家换衣服去。当时,家里就只有奶奶在家,火盆的炭火烧得旺旺的,奶奶守着火盆,正在静静地纳鞋底。见母亲拉着一身湿漉漉的我回家,奶奶赶紧去厨房煮姜汤给我驱寒。换好衣服,我还忍不住发抖,奶奶端给我一碗姜汤,咕噜噜喝下,胃渐渐地暖和,人也不抖了。因为怕剩下的姜汤冷了,奶奶便把姜汤装进搪瓷口盅,盖上盖子,放在火盆边,用炭火温着,那飘散出来的姜味,浓浓的,氤氲着整间屋子。
母亲把我的湿衣服濯洗干净后,也坐到了炭火盆边。奶奶拿起一个鞋底,先用锥子扎眼,再用大针叉子从针眼上带粗麻绳穿过去,然后用手指戴着的顶针推一推,再用力地拉紧麻绳,一针一针地纳了起来。母亲则在一旁放了张矮圆桌,铺一层旧布,在布上糊上米粉做成的浆糊,再放上一片扫干尽了茸毛的笋壳。每往笋壳上铺一层布,又要糊一层浆糊。大概糊了五六层布后,母亲就把这块层层压好的布搭子拿出外面晒阳光去。母亲说,铺过笋壳的布搭子软硬兼具,既防水又保暖,等到布搭子晒干后,就可以像奶奶一样纳鞋底,做新鞋了。
奶奶忙着纳鞋底,母亲忙着糊布搭子,屋子里静悄悄的,只有火盆里的炭火,时不时冒冒火星,“扑哧”响一下。我端着搪瓷口盅,喝着姜汤,一会看看奶奶,一会看看母亲,从木桥掉下河里的那种刺骨的感觉,早已经一扫而空,整个人只觉得暖融融的。有家,有奶奶,有母亲,有布鞋穿,有炭火,这幅冬日女红图,真温暖。
走木桥,遭遇一番刺骨的河水,这是我与木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亲密接触。没想到,却意外地让我看到了一幅温暖的冬日女红图,我就这么在不经意间,与美好相遇。
如今,这座木桥早已不见踪影,但关于这座木桥的故事与美好,一直留存在我心底。
栏目介绍
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:《作家眼中的好时光》。人的一生,会遇见让自己心动的好风景。这些风景,也许渐行渐远,但却会荡漾着温温暖暖的阳光,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尘世好时光。
作家简介
潘小娴,作家,已出版《广州 花城花飞花》、《美人香里说宋词》、《云山花事经眼录》春夏秋冬四部、《魅,自山中》、《建筑家陈伯齐》、《会飞的蒲公英》等作品。
一条条小溪,绕着我的家乡梅村而过。小溪的水,缓缓的,一年到头,走在梅村的角角落落,都能听到小溪那不厌其烦的淙淙流水声。
离村庄百来米远处,绕着的是一条三江河,那是连南的母亲河。河道宽阔,有时碧波盈盈,有时温婉如歌,有时水流湍急,有时更是浊浪冲天……一年四季,河水的脸孔,变幻无常。
梅村的村中村旁都是水,稻田平平坦坦,绵延无际,全是自流灌溉。水,一天天,浇灌着稻田,浇灌着菜地,一年年的日子,平淡,却也不失温暖。
与水相伴的,是桥。虽然村中村旁都被水环绕,但要从梅村走出村外,却是有好几条小路。桥,在村人的心中,不是通往村外的必经之路,更多的是连接着一家人的生活和生计之路。
与梅村人息息相连的桥,有两座,一座架在梅村与三江农场之间,没有名字,村人只是根据桥的制作材质,叫木桥、铁索桥;另一座架在梅村与三江河通往广州的公路之间,叫五眼桥。
远离家乡多年之后,偶尔从县城三江沿着河堤往回走,经过五眼桥时,看着它斑驳的桥面和桥孔,只觉沧桑扑面而来。如今,村人早已不用为了生计到白面峰去打石头了,在五眼桥不远处也已修建了一座风雨桥(越秀廊桥),既能供人行走,又能遮风避雨,还挂上了绚烂的灯光。人生,熬过了风风雨雨,终究也迎来了斑斓的春天。
从梅村通向三江农场的桥,最早是一座木桥,就是两根木头绑在一起,架在木头柱子上,一节节,链接成一座桥。木桥很低矮,水涨起来时,几乎是贴水面而过。
当时我年纪还小,我的日常生活范围远离着木桥。只是每年过年,要去河对岸的沿陂村走亲戚,冬日河水冰冷刺骨,不管水深水浅,家人都会选择走这座木桥,然后才转到沿陂村去。
记得有一年冬天,父母亲带着我们兄弟姐妹去沿陂村走亲戚。河水很浅,我站在河边,连水中的小石头也看得一清二楚。看着哥哥姐姐们飞快地跑过木桥,年纪还小的我,也撒开脚丫子,蹦跳着跑向木桥。母亲要拉着我,我却不愿意,母亲急了,在后面急急地喊:“过桥时,不要低头看河水,一定要抬头往前方看,不然会掉河里的。”母亲不喊还好,她这一喊,我脑袋很作怪地,只管低头往桥下的河水瞧去。这么一瞧,阳光照耀着河水,泛起片片白光,闪亮得刺眼,我赶紧揉揉眼睛,一抬脚却没踩住木桥,整个人就迅速掉下了河里,全身湿透,冷得发抖。
只好兵分两路,父亲带着哥哥姐姐们去走亲戚,母亲则带着我一路小跑,回家换衣服去。当时,家里就只有奶奶在家,火盆的炭火烧得旺旺的,奶奶守着火盆,正在静静地纳鞋底。见母亲拉着一身湿漉漉的我回家,奶奶赶紧去厨房煮姜汤给我驱寒。换好衣服,我还忍不住发抖,奶奶端给我一碗姜汤,咕噜噜喝下,胃渐渐地暖和,人也不抖了。因为怕剩下的姜汤冷了,奶奶便把姜汤装进搪瓷口盅,盖上盖子,放在火盆边,用炭火温着,那飘散出来的姜味,浓浓的,氤氲着整间屋子。
母亲把我的湿衣服濯洗干净后,也坐到了炭火盆边。奶奶拿起一个鞋底,先用锥子扎眼,再用大针叉子从针眼上带粗麻绳穿过去,然后用手指戴着的顶针推一推,再用力地拉紧麻绳,一针一针地纳了起来。母亲则在一旁放了张矮圆桌,铺一层旧布,在布上糊上米粉做成的浆糊,再放上一片扫干尽了茸毛的笋壳。每往笋壳上铺一层布,又要糊一层浆糊。大概糊了五六层布后,母亲就把这块层层压好的布搭子拿出外面晒阳光去。母亲说,铺过笋壳的布搭子软硬兼具,既防水又保暖,等到布搭子晒干后,就可以像奶奶一样纳鞋底,做新鞋了。
奶奶忙着纳鞋底,母亲忙着糊布搭子,屋子里静悄悄的,只有火盆里的炭火,时不时冒冒火星,“扑哧”响一下。我端着搪瓷口盅,喝着姜汤,一会看看奶奶,一会看看母亲,从木桥掉下河里的那种刺骨的感觉,早已经一扫而空,整个人只觉得暖融融的。有家,有奶奶,有母亲,有布鞋穿,有炭火,这幅冬日女红图,真温暖。
走木桥,遭遇一番刺骨的河水,这是我与木桥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亲密接触。没想到,却意外地让我看到了一幅温暖的冬日女红图,我就这么在不经意间,与美好相遇。
如今,这座木桥早已不见踪影,但关于这座木桥的故事与美好,一直留存在我心底。
栏目介绍
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:《作家眼中的好时光》。人的一生,会遇见让自己心动的好风景。这些风景,也许渐行渐远,但却会荡漾着温温暖暖的阳光,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尘世好时光。
作家简介
潘小娴,作家,已出版《广州 花城花飞花》、《美人香里说宋词》、《云山花事经眼录》春夏秋冬四部、《魅,自山中》、《建筑家陈伯齐》、《会飞的蒲公英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