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清平乐》:是快乐,还是音乐?
2021-09-13 13:12:14


“茅檐低小,溪上青青草。醉里吴音相媚好,白发谁家翁媪?

大儿锄豆溪东,中儿正织鸡笼。最喜小儿亡赖,溪头卧剥莲蓬。”


《清平乐》这个词牌,最早在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下册就出现了,选的就是辛弃疾的这部作品。




在辛弃疾描绘的这幅世外桃源般的农家美好生活图卷,我们可以读出一片切切实实的“清静、平和、快乐”的意境。也因此,很多人在读《清平乐》这个词牌名时,都会凭印象,将其中的“乐”字读成快乐的“乐”。然而,课本里却明明白白地给我们注释着:这个“乐”,必须读成音乐的“乐”。也许,课本编者考虑到四年级小学生的接受程度,并没有进一步解释为什么必须读成音乐的“乐”。


可是,假如有一天,我们的孩子或者学生突然向我们问起:这首词明明写的是“清静平和的农家快乐”,为什么非要读成音乐的“乐”呢?那我们是否能够回答,是否需要找到权威的参考书呢?


放心!权威的参考书来了!它就是“2021年南国书香节重点推荐粤版新书”之一的《中小学诗词解惑》。该书作者是广东第二师范学院中文系的侯立兵教授。




近日,侯教授携新书在广州购书中心举行了“诗词悦读分享会暨侯立兵《中小学诗词解惑》首发式”。在首发式上,侯教授对中小学课本中出现的诗词做了系统的释疑解惑,谈及书中的50个具体问题,多为长期困扰读者的各种疑惑。


比如关于《清平乐》为什么必须读成音乐的“乐”?侯教授指出:《清平乐》是从唐代教坊曲调转化而来的词牌,从词源的角度必须读成音乐的“乐”;从参照前人读音的角度,也可以找到不少例证,证明它必须读成音乐的“乐”,这为家长和老师正确地审音读字提供了权威的依据。




《中小学诗词解惑》值得我们关注的话题非常多。比如:白居易的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,“赋得”是什么意思?杨万里的《宿新市徐公店》“树头新绿未成阴”,“新绿”为什么不能改为“花落”?苏轼的《惠崇春江晓景》,当眼前“蒌蒿满地芦芽短”时,为什么作者苏东坡一定会憧憬着“正是河豚欲上时”呢?这些问题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们解释清楚,相信孩子们读起语文课本来,一定会兴味盎然许多的。





/

春天到了,小毕最早来到森林……


春天到了,小毕最早来到森林,他总是一个人……

夏天,草长得又高又密,小毕常常望着树林深处……




《小毕的故事》([韩]宋珍宪/著绘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描绘了在“我”很小的时候,有一个叫小毕的孩子,他没有朋友,也不上学,成天一个人在树林里游荡。孩子们都躲着他,从不和他玩儿。有时候“我”会走进树林和小毕待在一起,可从那以后其他孩子见了“我”也会躲得远远的。后来我也远离了小毕……




这是一本关于特殊儿童的图画书,我们可以看到复杂的友谊,甚至迷茫和虚无,同时也留下思考:我们要如何在软弱和迷茫中生出善与力量?



大个子,有很多小秘密……


大个子“每天要吃329457个生土豆,914328根胡萝卜,90845盘菠菜鹰嘴豆。”大个子“非常喜欢收集东西:438947棵各种各样的树……”

呵呵呵,好可爱好神奇的大个子哟!




《大个子的小秘密》([西]劳尔·涅托·古利迪/著绘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用简洁明快的笔触,描绘了一个虎头虎脑、活泼可爱的大个子:很能吃,每天要吃掉好多好多东西;喜欢收藏树、山、房子;还喜欢散步,他绕着地球一圈圈地走啊走啊……大个子还需要一个小小的吻,才能安心入睡。

原来,大个子顶天立地,但是他的内心还是留有柔软之地,需要小心呵护。好可爱好暖心的反差萌。或许,我们每个人内心深处都有着这样一个反差萌的小秘密吧!



要是我有狐狸的尾巴……


要是我有狐狸的尾巴,睡觉的时候,就可以把自己围起来,一定觉得很温暖很舒服;要是我有牛的尾巴,我会甩来甩去,所有的苍蝇蚊子都会被我赶跑……

做梦!想象!每个孩子,都是那么的纯真和可爱!




《要是我有尾巴》([韩]崔贞善/著,[韩]李惠利/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围绕一个小男孩幻想自己有尾巴展开叙述,左页是“我”幻想拥有的动物尾巴,右页是有了尾巴后可以做的事情。这样一来一回,像极了生活中孩子的自述,天马行空、随性而发。

每个孩子,都是与众不同的。他们都拥有化庸常为惊奇的眼睛,他们能用有趣的想象把极其平凡的日常变为精彩的游戏,成为庸常生活背后的一道星光。



哧溜哧溜,好调皮!


一幅炎炎夏日玩水的热闹画面:冷面小学的两位老师带领冷面学生去哧溜哧溜游泳池游泳,泳池里挤满了各种各样荞麦面、方面便、意大利面……虽然老师们再三嘱咐不要打闹嬉戏,要注意安全。可冷面小学的学生们一进入游泳池,就和其他面条缠在一起玩闹起来。老师们为解决麻烦忙得不亦乐乎……




《哧溜哧溜游泳池》([日]江口淑子/著,[日]降矢奈奈/绘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故事里的各式面条,其实就是爱玩耍的孩子,他们不顾一切地玩耍,尽情释放天性,带读者们重温美好的童年时光。







图由出版社提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