寻蜀,不仅寻三星堆!
2021-04-14 22:25:40


也许,这是很多人都产生过的一种感觉。


小时候读《水浒传》,除了沉浸入故事情节,对其描写的着装打扮,也觉得眼前流光溢彩,特让人琢磨,脑袋儿天马行空,一番想象下来也还是猜猜猜。



也是巧了,近日翻萧易的《寻蜀记》,书中对雕刻在远古石头上的水浒人物装扮,倒是有一番展示,更添了生趣,那种猜猜猜,落到了时光深处,自有一番耀目的风华。


霹雳火秦明的装扮是“连环锁骨兽吞肩”“凤翅明盔耀日”。何为“兽吞肩”?何谓“风翅明盔”?“兽吞肩”其实是肩甲为兽形,“凤翅明盔”则是两侧带有凤翅形护耳的头盔。书中“泸州宋墓 雕刻在石头上的南宋”这一章节,说陈鼎墓左侧武士的头盔、铠甲就是这个造型。还有索超与杨志在京师比武时的装扮,陈鼎墓右侧武士,与索超装扮颇为相似:戴虎头形头盔,身披铠甲,腰上束带,胸口罩圆形护心镜,外罩长袍,手上握着大斧。




栩栩如生的武士石像,如同梁山好汉的再现。这雕刻在石头上的“水浒”,恍若一部石头上的梦华录,解读了曾经猜猜猜的疑惑,让历史照进了现实,让从前生发出了不一样的光华,以及耐人寻味的故事。




故事,历经岁月长河,一直在发生着,也一直在等待人们去挖掘。萧易说,“可以想象,大汉王朝的每一个郡,每一个县,每一个乡村;每一年,每一天,每一刻,都有无数故事发生,只是未进入史学家的视野,自然也就鲜为人知了。”是的,从古到今的各个朝代,每一年,每一天,每一刻,都有无数鲜为人知的故事在发生。而萧易的《寻蜀记——从考古看四川》(萧易/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揭开了这鲜为人知的无数生动故事。




自古以来,张献忠的宝藏吸引着历代寻宝人。书中说,张献忠攻城略地,巧取豪夺,他的行军路线,就是一幅敛财轨迹图。当他离开成都时,银子太多无法带走,就令工匠做了许多木头夹槽,里面塞满银锭,任其顺长江漂流而下,打算在巫山附近江流狭窄的地段打捞上岸。江口沉银遗址出土的文物,见证了张献忠离开成都时,把银子藏在木头夹槽中带走的木鞘藏银。书中章节“江口沉银 八大王的藏宝图”作了详细解读,亦有木鞘藏银展示。看一眼,滚滚烟云彷如在眼前。




10余年的考古寻访,4000余年的文明追溯。作者萧易跟随《中国国家地理》进行考古之旅,选择了四川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考古发掘以及荒野田畴的遗址,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,集结成《寻蜀记》。





书中不仅有耳熟能详的三星堆、金沙遗址,也有诸多难得一见的蒲江船棺、江口沉银等现场见证,还有龙桥群等大量文物出土和遗址留存,壁画墓中描绘着荆氏家族的迁蜀史;金银器窖藏淹没了董姓人家避难的流亡之路;钓鱼城遗址,蒙哥折戟,还原金庸《神雕侠侣》大战襄阳城的故事原型……现场空间与历史时空交织,文物古迹背后的故事和命运,既见证着蜀人的鲜活生活和历史风云,也立体呈现出一番寻蜀之趣。


赏读


宋潮,你知道多少?


中国的近代化究竟始于何时?央视“中国好书”得主吴钩的重磅新作《宋潮:变革中的大宋文明》(吴钩/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综合各说,构建出一个独特的阐释框架,为中国的近代化的时间开端提供一种合理解释。




中国的历史并非单纯的线性发展,而是既有文明的积累与演进,又有传统的断裂与接续。


书中带领读者重回历史现场,仔细考察了25项极具近代化特征的宋朝文明表现,呈现当时在市政、人文、经济、政治、司法等领域出现的种种近代化的端倪。通过考察这些文明表现的兴起、运转、消亡的过程,着重展现了两宋时期的中国是如何悄然摆脱中世纪的桎梏,开始走向近代化的,堪称一部全面呈现出宋朝社会近代性的社会生活史。


鲁迅的饭局


饭局,很真实的一个生活现场。《鲁迅的饭局》(薛林荣/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以小品文的形式,以鲁迅二十多年来的饭局为线索,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,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。



全书以时间为顺序,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。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,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、创作心理、文人交往等,勾勒出立体丰满的鲁迅形象。同时以鲁迅为原点,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,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。


贾樟柯谈贾樟柯


贾樟柯善于用镜头记录时代中小人物,叙述在超现实的经济运动中普通人的悲欢离,是中国第六代导演领军人物。




首部记录贾樟柯20年电影人生的口述历史《电影的口音:贾樟柯谈贾樟柯》(白睿文/著,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),是著名中国电影研究专家白睿文对贾樟柯电影的集中访谈,以年代为序,集中探讨了从《小山回家》《小武》到《江湖儿女》等10部重要的电影。书中,贾樟柯亲述从汾阳走向世界背后的动人经历,分享每一部经典作品背后的传奇故事、创作缘起与理念;记录各个创作时期对电影的探索与思考,对于社会、现实的关怀和反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