战疫先锋丨陈经伟:“非专业”医务工作者冲“疫线”找到自身价值
2020-10-23 23:47:24



【前言】

今年7月,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周年之际,天河区员村街开展了“七一”表彰评选活动,展示了一批在基层治理、疫情防控等方面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。通过网络投票和员村街道评选团评定,共评选出先进基层党组织10个、党员标兵10名、优秀共产党员35名、优秀党务工作者20名、“战疫先锋”10名。接下来,我们将会展播这些先进典型的事迹,敬请关注!




本期主角:陈经伟

身份:员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

荣誉:员村街2020年战疫先锋




在疫情防控工作中,社区防控被称为“哨点”,而社区“三人小组”则被称为“哨兵”。社区“三人小组”是疫情防控期间特有的组织,由医护、公安和社区工作人员组成,走在最前线,监测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,服务居家隔离人员,往往能够最先发现疑似病例。


陈经伟作为员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,自然成为社区“三人小组”一份子。而他最初的身份并非医护工作者,而是一名计算机专业老师。一次机缘巧合的机会,让他有幸成为医护队伍一员,并在此行耕耘8年,在疫情防控这样的“大考”中发挥了自己的作用。




最先参加员村街密接者转运工作


年廿九,祖籍江西的陈经伟已经回到老家,准备过个团圆年,一通电话把他“拉”回了广州。


 

“我们收到上级通知,要求社区医院工作人员到岗待命,参加疫情防控工作。”陈经伟说,他作为中心副主任,应该发挥带头作用。其实,员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一间民营医院,医生护士更需要鼓励和动员,一个“领头羊”能够稳定人心。


 


到岗后,来不及思考,陈经伟就接到一个紧急任务。由于某游轮上发现确诊者,全国开展紧急排查密切接触者行动。当时,游轮旅客名单上有10人归属员村街,经排查有2人证实在辖内居住,需要“三人小组”上门开展健康检查、转运工作。


当时物资紧缺,社区医院只能分到2套防护服。加上疫情形势不明确,很多工作人员不敢贸然前往。陈经伟带着另一名医生来到密接者家中,为其进行健康询问、核酸检测,并对其进行转运。而为了节约,医生穿了一套防护服,陈经伟则戴着口罩上门。从晚上8点到凌晨3点,从解释政策到取得对方信任,第一次密接者转运工作才完成。




当被问到是否会害怕时,陈经伟说:“也害怕,但是组织需要我,大家信任我,我就回来,也应该上。这是作为党员应该有的觉悟。”


带领员工积极加入疫情防控


事实上,陈经伟并非医护专业工作者,他是计算机毕业生,当过教师、程序员。在机缘巧合下,他来到员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。从负责网络工作,到成为办公室主任,他很感激中心给予了众多锻炼机会。2018年,中心提拔陈经伟为副主任,他体会到自己与社区医院的关系更加密切,所以更应该做好主管工作。




在经历了一次手忙脚乱的转运工作后,陈经伟开始思考如何组织中心防控工作,协调安排人员。员村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归属天河区民营医疗第九联合党支部,陈经伟是党支部书记。他马上组织党支部成立党员突击队,带动所有医务人员一起众志成城,抗击疫情




在陈经伟的带头下,中心工作人员纷纷到岗,全力以赴协助员村街开展防控工作。在这当中,有专业医务工作者,也有收银员、保安员。他们很大一部分都是90后,有的加入了员村街社区“三人小组”,负责排查、隔离、转运和采样工作;有的成为学校的健康指导员,守护校园健康防线;有的投入到集中隔离酒店进行24小时驻点工作;有的参与机场接机防控工作,大家都尽职尽责。


“作为民营医院工作人员,他们认真付出,体现的是高度的职业责任感。”陈经伟说,在这一场“战疫”里,亲眼见证、亲身经历社区医务人员奋不顾身、奉献自我的精神,让他十分感动,从而更认可这份工作。他认为,获得“战疫先锋”这份荣誉,是员村街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肯定,更是人们对基层医疗工作者的认可。




这一场“战疫”,社区、医护、居民已经成为了“战友”,大家共同保持了员村街零感染、零疑似、零确诊的成绩。陈经伟表示,未来,在社区医疗服务上,员村中心也将会延续踏实肯干的精神,继续筑牢社区“健康堤坝”,为居民提供优质的健康服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