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我看到了小蛮腰,
还看到了树和花……”
一名来自毕节市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孩子,兴奋地诉说着她戴上VR眼镜后看到的景象。在天河区的邀请下,10月1日,来自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、大方县以及广东省清远市连山县中小学的44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来到广州,开启了为期一周的研学之旅。今天下午,44名同学走进天河区龙口西小学帝景校区,近距离感受了龙口西小学科技、音乐、美术三道风景线的魅力。
活动伊始,龙口西小学校长陈武致辞,她向来自纳雍县、大方县、连山县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欢迎。陈武简要介绍了龙口西小学的发展历程和办学特色。她希望大家携手共进,让广州的教育春风,吹进毕节,吹进连山,结出教育的累累硕果,共同谱写脱贫攻坚东西写作的新华章。

陈武校长致辞
接下来,大屏幕上播放了龙口西小学的简介视频、学校合唱队表演视频、COOKBOOK AI实验室展示视频。同学们看得十分入神,直观认识了这所“航空母舰”小学。
在欢迎仪式上,龙口西小学的学子们带来了精彩的音乐节目:竖笛合奏《登鹳雀楼》、小提琴重奏《波尔卡舞曲》《男童合唱团》、管乐重奏《when the saints go marching in》《my heart will go on》,庄重而优雅。

龙口西小学的同学们带来器乐表演
戴上VR眼镜,具有广州特色的景象一一出现在孩子们眼前:小蛮腰、珠江、猎德大桥……孩子们感到特别神奇。
在科技体验环节,小客人们还戴上3D眼镜,用一支特制的笔操作屏幕上的虚拟现实场景。在简单的操作后,屏幕上展示了人体心脏工作的原理,蝴蝶从卵到蛹再到美丽的蝴蝶的一生,钟表的内部结构等。此外,同学们还受邀前往学校的COOKBOOK AI实验室,在老师的讲解和现场观摩中见证编程等技术带来的酷炫的科技感。

孩子们感受科技的奇妙
2016年,龙口西小学将竖笛引进课堂,从无到有,以点带面,面向全体,培养孩子们学习音乐、表现音乐、创造音乐的能力。
去年,该校被人民音乐出版社授予全国首个“竖笛教学示范基地”称号。在龙口西小学,每个孩子都学会吹竖笛。竖笛到底有何魅力呢?今天,44名小客人上了一堂竖笛演奏课,亲身体验了一把演奏竖笛的奇妙。在唐振宇老师的指引下,孩子们很快学会了识别简单的五线谱、掌握正确的演奏姿势,吹出快乐的音符。

孩子们学习竖笛
接着,龙口西小学的老师还为小客人们带来了《妙手生花·岭南意韵》超轻黏土制作课程。孩子们十分投入,尝试着用轻黏土创造生动的人物形象。

孩子们制作超轻黏土
在短短的三个多小时里,孩子们过得充实而快乐,感受到龙口西小学的特色教育的魅力。据了解,今年九月,陈武带领8名龙口西小学教师走进毕节,为当地的学校送去了优质课,将先进的教育理念带给当地同行。今天,毕节的孩子们又来到羊城研学,共享优质教育资源。

陈武带队到毕节开展教育结对帮扶工作
本次“少年并肩·一路前行”毕·连少年赴穗研学活动由广州市天河区教育局、毕节市大方县教科局、纳雍县教科局、清远市连山县教育局联合主办,广州市粤知行国际旅行社承办。
纳雍天河实验学校校长詹雯介绍,这次研学活动是天河区教育局主办的第三次研学活动。纳雍天河实验学校作为异地扶贫搬迁学校,是天河区委区政府捐赠创办的,受到了众多来自社会的帮助。

“校长妈妈”詹雯带队到龙口西小学进行交流学习
11岁的张思宇就读于纳雍天河实验学校六年级。今天,她穿着漂亮的彝族服装来到龙口西小学进行交流学习。她说:“纳雍天河实验学校的校园环境和我以前读过的学校很不一样。校园环境很漂亮,老师很热情,让我重新找回了自信。现在上课我都是第一个举手的。这次来广州我看到了大城市的样子,以后我也要把我们的纳雍建设成这样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