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径瑶归,一路对歌把家还
2020-05-26 22:16:13


一块块石头,高高低低,砌垒出一条山径,从东塘山脚,蜿蜿蜒蜒进大山深处的三排、油岭、南岗等地,那是瑶民们的聚居地。


一朵朵山花,白的、红的、紫的、黄的,蓝的,沿着山径周边,一年四季灿灿烂烂地开着,香风流动。人走在山径,一旁的野花儿,特多情,彷如宋代词人周邦彦写的“长条故惹行客,似牵衣待话”,花惹行人,粘粘衣裤,真真是一条美得让人心旌摇荡的花径。


当然,这条花径美得最最让人心旌摇荡的时刻,是赶圩的美好日子!



每逢3、6、9日,是县城三江的圩日,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赶集日子,人们会把自己生产的粮食、农产品等挑到县城圩场去进行交易。于是,每当三江墟日,这一条蜿蜿蜒蜒的山径上,便出现了很多瑶民的身影。


一大早起来,沿途要走上十几里山路,才能赶到县城三江。为了赶时间,瑶民们挑着沉甸甸的番薯玉米花生黄豆等收成,都是快脚地赶路,一路上打打招呼,说说自己挑些什么东西去赶圩。待走到山径半坡的梅峒亭,停下来,歇一歇脚,又匆匆忙忙往圩场赶。到达三江圩场,用番薯玉米花生黄豆等收成,换回油盐米等生活必需品,当然还会打上一两斤酒,也许早已喝上了几口,人也早已微醺着。如果手头还宽余,便会买些鸡肉猪肉豆腐,回家,煮上一锅大锅菜,一家人围在一起,吃点小菜,喝点小酒,温馨无比。



这么想想,心儿早已美滋滋了哟!于是,夕阳西下,赶圩的瑶民,乘着酒兴,挑着购来的生活用品,笑眼盈盈,三五结伴而归。


走到东塘山脚,泉眼汩汩地冒着泉水,喝上几口山泉水,清清嗓子,张口就唱起山歌来了。此时,蜿蜿蜒蜒的花径上,早已有不少赶路的瑶民,在山径间步步登高,远远望去,若隐若现。每当山脚的歌声一起,花径上的歌声也随即对唱起来。一路回家,一路对歌,清脆嘹亮的歌声漫过群山,随风飘荡,温暖着瑶民们的心窝。瑶民们的红头巾、翎羽雉毛、耳环、项圈,在夕阳余辉的映照下,靓丽缤纷,与石径及石径旁的野花儿,构成了一动一静色彩斑斓的诗意画卷——花径瑶归。



当归到半坡的梅峒亭,少不了还会歇一歇。夕照的余辉,在亭内外流连连连,瑶民们闲坐亭内的石凳石柱,看青山披红披翠,望白云悠悠渺渺。兴致来时,或许还会拿出随身带的六月笛,吹上一小会,悠长高亢的旋律、辽阔宽广的情调,犹如一曲曲古风,仿佛把人拉进了某种悠悠古韵——长亭外,古道边,芳草碧连天,晚风拂柳笛声残,夕阳山外山……


其实,花径瑶归,的确极富古韵,它原本就是秦汉时期修筑的一条古驿道。这条秦汉古驿道,不仅是沟通中原与岭南的最早官道之一,也是与连州南天门古驿道连接,南下广州的分岔道,同时还是三排、油岭、南岗等地瑶族同胞通往连南三江城的必经路径。为了方便南来北往的路人乘凉歇脚,清朝康熙十三年在古驿道的半坡建起了一座梅峒亭,亭内设置石凳供旅人休息。



时光如白驹过隙,随着上世纪60年代县城三江到寨岗的公路开通,古驿道逐步淡出人们的视野。没人走的古驿道,瑶民不见身影,山歌已缥缈远去,石头垒砌的蜿蜒山径已隐藏在乱草丛中,梅峒亭也渐渐破损。唯有山径边,那一簇簇白的、红的、紫的、黄的,蓝的山花儿,依然一年四季灿灿烂烂地开着。





“花径”不见,“瑶归”已无踪迹,唯有隐藏在乱草丛中的石径,梅峒亭斑驳的6根石柱,依然还在执着地怀念往昔的诗意年华。


不知道,“花径瑶归”的古韵景象,“花径瑶归山歌对”的古意画卷,什么时候能重现?




图选自《魅,自山中》


栏目介绍

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:《作家眼中的好时光》。人的一生,会遇见让自己心动的好风景。这些风景,也许渐行渐远,却会荡漾着温温暖暖的阳光,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尘世好时光。


作家简介

潘小娴,作家,现已出版《魅,自山中》、《云山花事经眼录》春夏秋冬四部、《美人香里说宋词》、《魅,自山中》、《最美的游戏》、《建筑家陈伯齐》、《会飞的蒲公英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