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年啰!摘花千万朵,鼓响花转乐悠悠
2020-01-20 16:33:52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鼓声一响,花在席面上频传,

就象花在席面上处处开放,

吉庆热闹,气氛热烈。

年节玩一玩,全家乐融融。




元宵夜酒席上,凤姐想出了“击鼓传梅”的点子娱乐。《红楼梦》第五十四回写到:鼓敲时众人依次快速传梅花,鼓停时梅花传到谁手里,谁就要说个笑话。那鼓是“黑漆铜钉花腔令鼓”,那花是“喜上眉梢”的红梅,由说书的女先儿(盲人)击鼓。小丫头们平日里皆喜欢听凤姐的“新鲜趣谈”,为了听凤姐儿的笑话,便悄悄地和女儿先说明,以咳嗽为记。游戏开始后,当红梅刚传到凤姐手中,小丫头便故意咳嗽叫击鼓的女先儿适时停鼓。自称“笨嘴笨腮”的凤丫头信口编了“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”和“聋子放炮仗”的冷笑话娱乐大家。


红楼大观园儿女们热闹闹玩耍的“击鼓传梅”游戏,源自于唐代的“羯鼓催花”,其发明人是唐玄宗李隆基,初为“击鼓催花”。据唐人南卓《揭鼓录》记载,善击鼓的李隆基,于内廷临轩击鼓,竟然让未发芽的柳枝吐绿杏树开花,也怪不得他夸耀自己是“可以催发万物的天公”。李隆基的“击鼓催花”这个典故,后被用作酒令,改为了“击鼓传花”。




从唐代开始,击鼓传花就成为酒宴上一种颇流行的游戏。白居易的《就花枝》:“就花枝,移酒海,今朝不醉明朝悔”等都很生动地描绘了唐代酒宴上击鼓传花助兴的热烈情景。而宋代,击鼓传花游戏也流行于文人墨客的聚会,北宋文学家欧阳修便是玩击鼓传花的高手。


欧阳修在江苏扬州任太守时,在大明寺旁建造了平山堂,作为游宴之所。宋人叶梦得的《避暑录话》有记载:仲夏之夜,欧阳修与文人墨客雅聚平山堂,专门差人从邵伯湖折取荷花荷花千余朵,分插百许盆,放在客人之间,然后让歌妓奏乐并以花传客,依次摘其花瓣,每朵花的最后一瓣传到谁的手里,则饮酒一杯,或赋诗一首。每次摘荷花千余朵,往往游戏到深夜,载月而归。平山堂上的“坐花载月”之风雅场景,一如当年癸丑暮春落花中流觞曲水的兰亭之聚。




击鼓传花与流觞曲水的玩法,有些相类似。曲水流觞的游戏是让酒杯在流水中自动漂流,当酒杯停到某人面前时他就要饮酒赋诗,作不出诗就要罚酒。击鼓传花的花,就好比流觞曲水里的酒杯,在谁那里停下来,谁就要表演节目,但这节目却可以形式多样,文人墨客可吟诗作赋,就像欧阳修等文人一样,可以玩出“流觞曲水”的风雅;而普罗大众呢,却可以简单地表演说笑话唱歌猜谜语跳舞等节目,就好比《红楼梦》大观园里的儿女们一样,说个笑话也一样闹得哄堂大笑。




“一觞一吟”之流觞曲水,似乎是专属于文人墨客的风尚,如今亦多半在千年的岁月中成了绝唱。而玩法简单的击鼓传花呢,因为对传花者的要求没那么高,表演节目也有很多选择性和随意性,玩起来老少咸宜,因而击鼓传花自唐代兴起后,一直到如今21都能在民间兴盛不衰。


击鼓传花,鼓声一响,花在席面上频传,就象花在席面上处处开放,吉庆热闹,气氛热烈,年节玩一玩,其乐融融,身心都健康。


栏目介绍

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:《作家眼中的好时光》。人的一生,会遇见让自己心动的好风景。这些风景,也许渐行渐远,却会荡漾着温温暖暖的阳光,成为我们生命中的尘世好时光。


作家简介

潘小娴,作家,现已出版《魅,自山中》、《云山花事经眼录》春夏秋冬四部、《美人香里说宋词》、《最美的游戏》、《钢琴美韵》、《建筑家陈伯齐》、《会飞的蒲公英》等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