鱼丸,可以“生”吃?
2020-01-06 20:50:46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每到一个地方,我都喜欢去逛逛当地的菜市场


每当走在菜市场,往往就如台湾作家刘克襄所说的那样——“有时,我也喜欢,站在这样的菜市场中央,无事地茫茫四顾;那热烈生活的迸发力量,仿佛大河的滚滚奔腾;很高兴自己也随波卷进,加入了某一个早上的盛宴。”


当然,最高兴的是,这种随波卷进菜市场的盛宴,时不时会意外地发现一些让人惊奇的当地美味。比如,连南寨岗菜市场上的鱼丸




鱼丸,有啥惊奇的?


估计只要是个吃货,一定都会撇撇嘴说,不就是用剁碎的鱼肉,加适量食盐,捣成鱼泥,调进粉,搅匀后挤成小圆球,入沸汤煮熟,就可大口开吃的一个个白色鱼丸子嘛。这样的鱼丸子,谁不知道呀。


但我告诉你,错啦!错啦!连南寨岗的鱼丸,不是白色,而是金黄色


金黄色的鱼丸?疑惑了吧!其实,我一开始见到这种金黄色的鱼丸,还误以为是油豆腐哩!




那天,在寨岗墟的古街溜达,蔬菜肉类很多,琳琅满目;一间间小店,鳞次栉比,人来人往,非常热闹。我一头醉入菜市场,见到最多的就是一个个圆簸箕上,盛放着金黄色的油豆腐,堆得小山一样高。


“买些回去不?很好吃的,15元一斤!”卖豆腐的阿姨乐呵呵叫道。


好吓人!油豆腐也能卖到15元一斤。


“那不是豆腐,是鱼丸来的!”陪我闲逛的辉哥笑了。


鱼丸?这也和油豆腐长得太像了吧!我不信!盯着圆簸箕上堆得山一样的金黄色,看了又看,发现虽然同是金黄色,其实还是有区别的:油豆腐个头大些,四方形;鱼丸个头小,圆形。卖豆腐的摊档很多,但卖鱼丸的只有两摊,看来鱼丸不容易做吧,难怪那么贵。

“拿一个,尝尝!”辉哥笑眯眯地说。


“鱼丸也能生吃?”我又吓了一跳。


“不是生的,油炸过,已经熟啦!”辉哥解释道。




手捏起一个,放嘴里,轻轻一咬,咬出一个小洞,原来中心是空的。嘴巴咀嚼一下,有咸味,还有一股浓浓的鱼香味,口感松软弹牙,味道的确不错呀。


后来,吃到了一道鱼丸滚猪血汤,下厨的是厨艺精巧的曾叔。把猪血,放肉汤里滚一下,再加鱼丸,烧滚,上锅,撒上葱花,紫色、金色、绿色一大盆,紫色的是猪血,金色的是鱼丸,绿色的是葱花,色泽搭配得非常好看,食欲呼呼呼地往上涌。


快快地装起一碗,大吃起来。滚过的鱼丸,依然还很弹牙,又因为加入了猪血的清甜和葱的清香,吃起来,汤鲜,味美。




我们一碗一碗地吃,边吃边听曾叔讲鱼丸的前世今生。


做鱼丸是寨岗的一种传统。”曾叔说,寨岗人最早是用野生河鱼做鱼丸的。那时村人都常到寨岗河里抓小鱼,鱼捉回家后,斩去鱼头,剥鱼皮,去内脏,剔鱼刺,再把鱼肉洗干净,剁细剁碎。然后按比例放佐料,一斤鱼,放三个鸡蛋的蛋清,放二两半面粉,再放适量盐与鱼鸡蛋面粉一起搅拌,直到搅成稠稠的一盆鱼胶。接着,锅里放油,当油烧热到八十度左右,就用匙羹,装起一小团鱼胶,捏圆,一个接一个,放下油锅里,慢慢炸。鱼丸爆起来了,满锅金黄。捞起,凉干油,鱼丸就大功告成了。


金黄色的鲜炸鱼丸,即可食用,香醇诱人;用来做汤,久之不烂,入口爽滑,甜嫩无比;用来焖其他菜,松软嫩滑,满嘴甘香,回味无穷。




逢年节或喜庆之日,寨岗家家户户的饭桌上,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鱼丸,寓意非常好——鱼丸鱼丸,吃不完,吃不完。以前要有外地客人来访,鱼丸就成为寨岗人招待客人的一道好菜肴。而且,寨岗人还流行这样一个习俗——把鱼丸当礼物,送给客人。


从前,寨岗家家户户都会做鱼丸,而且每次一做,都是做一大盆,那是要吃不完,也送不完。现在,依然还有寨岗人在做鱼丸,只是做的人少了很多,也捉不到多少河鱼,基本上都改用鲩鱼来做鱼丸,虽然还好吃,但没有以前那么鲜香甘美,口感还是差了一些。

怪不得,我在寨岗旧墟街只看到两摊档卖鱼丸的,原来是做鱼丸的人少了。


虽然我也没尝吃过以前用野生河鱼做成的鱼丸,但现在吃到的鲩鱼做的鱼丸,感觉也极其鲜甜好味呀。而且,吃这鱼丸,过程一惊一乍,极其好玩有趣,倒也算得上是一场特别的美味盛宴了。



栏目介绍


e家君推出一个新栏目:《作家眼中的美食》。山珍海味,街边小吃,只要自己喜欢,都是美味佳肴。寻美食,悟生活,两不辜负!




作家简介


潘小娴,作家,现已出版《魅,自山中》、《云山花事经眼录》春夏秋冬四部、《美人香里说宋词》、《最美的游戏》、《钢琴美韵》、《建筑家陈伯齐》、《会飞的蒲公英》等作品。




 图选自《魅,自山中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