棠下这个小公园,“复原”了上社几十年前的田园风光
2019-11-15 20:51:47




棠下这个公园

装满了上社人的回忆和故事


从中山大道拐进荷光路,一路往下走,就来到上社村民文化活动中心 —— 大家习惯称这里为上社老人公园。这个公园人气很旺。平时,村里长者们喜欢在此活动,打牌、下棋、唱粤曲;每逢节假日,社区会在此举办各种文艺活动。别看这个公园面积不大,但它却装了不少东西:文物、故事,还有上社村民珍贵的回忆。





小公园有大讲究


和喧闹的荷光路相比,上社老人公园所在的位置显得安静很多。公园旁边坐落着两处有历史的建筑:兰溪潘公祠和仁圣宫。一迈进公园的门,就看到一口小池塘,塘的四周用铁栏杆围了起来,塘边分布着数棵有些年纪的大树,塘里分布着座假山。据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村民潘锦翔介绍,上社老人公园所在的地方原来是上社村前的大鱼塘,面积有六亩。2000年改建成上社村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。按照传统,祠堂讲究风水,门前要有水,老人公园就在兰溪潘公祠对面,所以又凿了如今这口池塘。





一块湖碑见证一段历史


池塘边有两幅印在瓷砖上的画,均出自潘锦翔之手 —— 这里头可大有故事。两幅画里有一幅名为《忆》,上有题诗一首:“四邻乡村上社美,山川秀丽人才杰。仁窿储水湖碑文记,中美友谊颂千秋。”画中秀美的田园风光是潘锦翔根据潘均贺、潘洪添、潘沛贤、潘榕厚、潘锡培、潘洪恩、潘耀常、潘帝权等多位相亲提供的景貌记忆绘制而成。在画里,石仁窿储水湖的四周环绕着浓浓的绿野,清新美丽,仿佛一片人间仙境。建这片湖的时候,潘锦翔才几岁,他说:“小时候我经常路过湖边。”他清晰地记得水闸位于湖的哪个位置,连湖边的一棵小树长什么样子,他都还记忆犹新。画的下方记录了水湖的建成背后的故事。



(受访对象供图)



(受访对象供图)



潘锦翔根据乡亲记忆绘制了石仁窿储水湖原貌


据资料记载,1944年11月29日上午8时许,晴空万里,突然从天上东面飞来四架战机正与数架日军战机相遇,顿时双方发生激烈空战。村民先见到一架日军机中弹坠落在车陂村北面农田,机毁人亡。同时,一架日军机也中弹燃烧,飞机坠落在棠下村北面,另一架美军飞机也中弹燃烧。飞行员在当今华南农业大学附近山头上空跳伞逃生,逃往岑村大山躲避。正在万分危难之际,恰遇棠下村民上山打柴,见到逃生的美国飞行员立即上前营救,并返回村中找来几名帮手。几位村民来到岑村大山设法营救,避开日军封锁,经萝岗翻山越岭,长途跋涉,冒着生命危险将飞行员送到韶关曲江县中美接待站。美国飞行员万分感激,临别时将自己佩戴的军刀送给村民。


事过两年,到了1946年,棠下村民潘国行去东圃趁墟巧遇中美善后救济总署官员,并邀请他们到棠下村体察民情和调查棠下村用水困难情况。几位官员了解到曾有棠下村民冒险拯救美国飞行员一事,万分感慨,表示大力支持村里的水利事业。于是保长潘树,潘金妹立即召开全村大会,决定在石仁窿修筑储水湖,灌溉农田。此事得到善后总署大力支持,使得石仁窿湖顺利完成。为纪念中美友谊,棠下村立了一块石碑在湖岸,以作留念。石碑上记载了石仁窿水库修建的过程。




石仁窿储水湖曾位于上社村北面一公里处,1999年因地产开发商征用土地,石仁窿储水湖便不复存在了。2000年,立于湖岸的石碑被迁移到了上社公园。2008年,该石碑被广州市政府列入《广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》。



(受访对象供图)



一幅画作“留住”如画风光


在石仁窿储水湖画的背面还有一幅画 ——《上社村旧貌》,作者也是潘锦翔。2018年,潘锦翔凭借自己旧时的记忆用铅笔复原了旧时的上社村。他在画里写了一首诗来形容旧时上社美景:“南乡旧梦金鼓楼,上社先祖发源地。环山秀水如仙域,鸿雁飞越齐声鸣。”站在画前,他向小e仔细地介绍画面上的地方:“以前我经常坐在这里玩,还有火车经过。这棵树现在还在,就在那边。村里还有大雁飞过。石仁窿水库就在这个位置。以前我家住这里……”



(受访对象供图)


据《棠下村志》记载,建国初棠下有三个自然村:达善、上社、新墟。上社,古名金鼓楼,位于棠下村西,三面环山,一面开阔,周围绿树环绕,广九铁路从村北经过,有房屋二百余间,人口五六百人,其中潘姓是大族,还有几户蒋姓人家。上社村只要有两条大街:上街、下街,另有庙宇、祠堂数间。




说起旧时的上社村,潘锦翔的言语间充满了自豪和怀念:“上社的风景是最漂亮的,山清水秀。田里种满了水稻和蔬菜。房屋边还有竹子。村里还有大雁飞过。我把大雁也画在了画上。”在城市化进程中,旧时的上社村消失在了历史中,却一直留存在老上社人的心里。为了纪念先人的功绩和记录旧时上社的如画风光,潘锦翔把记忆中的石仁窿储水湖和上社村都画了下来,以供后人敬仰。有空时,他喜欢跑到从化、增城的山里游玩,去欣赏优美的田园风光,寻找记忆里上社村的印记。





上社老人公园承载了如此多故事和记忆,如今更是它成了村里老人进行日常娱乐活动的地方。这几年,潘锦翔和村里另外几位长者在此处完成了一件大事 —— 编写上社潘氏族谱。历经八年的艰辛,这份族谱终于编写完成了并印出了样本。在潘锦翔看来,族谱重放光彩是一件大喜事,为上社的后人留作永远的纪念,铭记先人,前赴后继,世代相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