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个“硬汉”的流动盛宴
2019-09-10 20:58:19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

这个“硬汉”,是谁?


先看看这句你一定熟悉的话——“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待过,那么不管你一生中后来去过哪里,巴黎都与你在一起,因为巴黎是个流动的盛宴。”


这句话,就出现在海明威的《流动的盛宴》。


《流动的盛宴》插图。


对海明威来说,巴黎是一个“流动的盛宴”。而经历传奇、创作了众多“硬汉式”人物的海明威,其人生也绝对堪称是一场“流动的盛宴”。


欧内斯特•海明威(1899—1961),20世纪20年代美国“迷惘的一代”代表作家。一战后,海明威作为美国驻欧洲记者长期居住巴黎,并在这段时期写下大量文学作品。二战期间,海明威曾赴西班牙、中国等地报道战事,积极参与反法西斯的军事行动。1953年海明威凭借《老人与海》获普利策奖,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。


海明威的作品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活的硬汉式人物,他们是斗牛士、拳击手、士兵、渔夫以及猎人等,通过真实而又生动的描写他们的生活境遇、心理状态、性格特征和命运结局,体现出他们面对艰难的人生不消沉不退却,冷峻地与命运抗争的人生信念。直到今天,海明威的“硬汉”文学依旧影着一代又一代人,激励着人们勇敢面对残酷人生的考验。


《流动的盛宴》插图。


2019年是海明威诞辰120周年,上海译文出版社将海明威生前最重要的作品进行重新包装,经过重新排版修订,以焕然一新的装帧风格,推出了海明威诞辰120周年图文珍藏纪念版《海明威文集》([美]海明威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


《海明威文集》(海明威诞辰120周年图文珍藏纪念版),包括《春潮 老人与海》、《太阳照常升起》、《永别了,武器》、《有钱人和没钱人》、《丧钟为谁而鸣》、《过河入林》、《岛在湾流中》、《伊甸园》、《第五纵队  西班牙大地》、《海明威短篇小说全集(上、下)》、《死在午后》、《非洲的青山》、《流动的盛宴》、《危险的夏天》、《曙光示真》、《海明威书信集(1917—1961)(上、下)》,共16种18卷。译者阵容名家荟萃,最大程度地还原了海明威简洁明快的经典文风。而且,全书包装朴实粗旷,生动诠释了海明威的硬汉文学形象。



此外,此次新出版的纪念版文集,不仅收录了海明威全部长、中、短篇小说和全部非虚构类纪实作品,作家唯一的剧本《第五纵队》及影片《西班牙大地》解说词,以及作家书信集也悉数收进,同时还辅以大量原版插图、珍贵历史影像,图文并茂地完整再现海明威作品及其生平,这是新版海明威文集的一大亮点。


  • 比如,在现在已被奉为文艺青年案头经典的《流动的盛宴》中,精选了一批1920、1930年代的巴黎黑白影像,并经全部数码修复,让海明威笔下的人、事、物在书中经典再现;

  • 在讲述海明威东非狩旅程的非虚构作品《非洲的青山》中,画家爱德华•谢顿绘制的点线装饰插画,栩栩如生地再现了非洲狩猎动魄场面

  • 《第五纵队西班牙大地》是由海明威唯一的剧本《第五纵队》和影片《西班牙大地》解说词构成书中木刻插图系画家弗雷德里克K•拉塞尔为当年本书单行本限量版特别绘制,极具视觉冲击效果


《海明威文集》([美]海明威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



赏读


中性,双重面目之悲喜


美籍希腊裔人斯蒂芬尼德斯“出生”过两次:第一次是1960年在底特律,那时她是个女婴;第二次是1974年在密执安州,那时他成了个十四岁的男孩。《中性》([美] 杰弗里·尤金尼德斯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,以两性人之特殊视角,铺陈一个希腊裔家庭在美国历史长河里的命运遭际,讲述一位青春期少年艰难的自我身份认同过程。此书曾荣获2003年美国普利策文学奖。



全书以一个希腊家庭三代人为背景,他们从小村落逃难到漫天烟尘的底特律,最后来到格罗斯角郊区。少女初长成的卡利俄帕,却发现自己生理上的发育比其他女孩慢很多。一次意外事件解开了卡利俄帕的身体之谜,把“卡利俄帕”变成“卡尔”,也揭开了源自祖父母甚至更为久远的家族祕密。


沿着家谱溯流而上,追寻横亘在两个大陆数百年的基因宿命,这个回溯,不仅是身体的、一个人的存在上的,也是文学上的。这一切令《中性》同时彰显出男与女、悲剧与喜剧、古典与后现代的双重面目。


《中性》([美] 杰弗里·尤金尼德斯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


夏日永别,青春与衰老的碰撞


“有些时光就像深吸一口气然后憋住。有些夏日拒绝结束。”


《夏日永别》([美]雷·布拉德伯里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,是《华氏451》作者、科幻大师雷•布拉德伯里生前出版的最后一部小说,一部关于童年夏天、时间与死亡的奇妙物语。此书花55年时间成形,和另外两部小说《蒲公英酒》和《必有恶人来》构成布拉德伯里半自传体成长小说代表作“绿镇”三部曲。



故事发生在1929年夏末,昔日慵懒平静的美国小镇迎来了一场战争:为了争夺对“时间机器”的控制权,一群少年组成军队,向老人们发起进攻,拒绝被时间困住,拒绝变成一个无聊的大人。在男孩们抗拒长大的同时,老人们则躲避着逃不掉的死亡。小说穿梭于现实与梦幻之间,将青春和衰老进行激烈碰撞,对时间、死亡、生命等主题进行了深刻思考。


《夏日永别》([美]雷·布拉德伯里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


聊天记录,我们究竟要爱谁


“在危急关头,我们都必须一次又一次地决定,我们究竟要爱谁。”


《聊天记录》([爱尔兰]萨莉·鲁尼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,描写爱写诗爱文艺的爱尔兰女大学生弗朗西丝,结识了女作家梅丽莎和她的演员丈夫尼克。他们在书店、花园、咖啡馆、公寓楼里谈天说地,不知不觉间弗朗西丝与尼克开始了一段明知不会有结果的婚外恋。生活渐渐失控,弗朗西丝在爱欲和伤痛中迎来第二次成长,重新审视自己的脆弱与偏见,拷问并探究关于友谊、爱情、婚姻、金钱、疾病等一系列问题的答案。



《聊天记录》是一个由年轻诗人讲述的故事。小说语言清澈直白,处理的却是现代社会的个体面对的一系列道德难题。弗朗西丝,或者说作者萨莉·鲁尼,像一个小哲人,勇敢地面对生活中的困惑,真诚地思考人与世界的关系。


《聊天记录》([爱尔兰]萨莉·鲁尼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

力挽狂澜,战斗到底


当纳粹德国离统治欧洲只差一步时,他挺身而出说:我们将战斗到底!我们绝不投降!


一九四〇年五月十日,温斯顿·丘吉尔意外升为首相。时希特勒大军横扫欧洲大陆,英国远征军危在旦夕,英伦之岛或将须臾遭受入侵。丘吉尔组建的战时内阁矛盾重重,丘吉尔陷入深忧与自疑——是要不计代价主张和平抑或不惜代价赢得胜利?这是历史上的至暗时刻,也是丘吉尔自己的至暗时刻。


在《至暗时刻:力挽狂澜的丘吉尔》(安东尼·麦卡滕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,作者把丘吉尔复原为一个不完美的、有血有肉的人,聚焦丘吉尔和他的战时内阁,展现他在危急时刻的领袖品质,讲述了1940年5月7日挪威辩论至1940年6月4日敦刻尔克撤退完成的一段激荡历史。


《至暗时刻:力挽狂澜的丘吉尔》(安东尼·麦卡滕/著,上海译文出版社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