党建聚民心 幸福邻里情 丰衣足食、凤凰展翅、
金钱满屋、步步高升……
这些喜庆又吉祥的词背后,
是一道道货真价实的美味佳肴!
5月23日下午,天河东社区党群服务站2楼传来阵阵欢声笑语,“党建聚民心 幸福邻里情”——天河东社区百家宴活动盛大上演,百余名天河东社区居民齐相聚,共同分享自己的拿手菜。
活动由天河东社区党委、
天河东社区居委会主办,
天河东社区探访队、
广州市恩派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承办。
此次百家宴活动方案是天河东社区探访队在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·天河东社区基金项目的提案大赛中胜出的方案,这也是提案大赛方案系列活动中的最后一场活动。居民参与策划,菜式的设计和准备由居民自己决定,是本次百家宴的一大特色。

筹备: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
百家宴活动从筹备到现在长达1个多月,社区街坊们积极参与,多次召开讨论会确定菜式,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,大家一起做出了十大桌美食,浓浓的饭菜香和满满的邻里情融合在一起。天河东社区再一次体现了“共建共治共享”、凝聚民心的社区氛围。


现场:美食飘香 地道“街坊造”
昨日下午4时许,小e来到天河东社区——因正好下雨,活动场地从户外转到室内。一路走向天河东社区党群服务站,陆续有街坊打着伞端着菜从小e身边说笑着走过,饭菜的香味随风飘散,空气中都是家常菜的香味。
上到二楼,这次的百家宴排场十分之大:大厅里摆了10张大圆桌,不少桌子上已摆上了菜肴,街坊们或忙着打招呼,或忙着摆菜,热闹非凡。一张桌子就是一个小组,小组成员由各个社区家庭代表组成,而该桌子的菜肴从准备材料、敲定菜式到加工出品,全由街坊们亲力亲为,是地地道道的“街坊造”。

“你这个白斩鸡好嫩好滑,怎么做的?”
居民们一边分享着美食,
一边分享烹饪心得。
评选:佳肴众多 评委挑花眼
美食评选,是活动的一个特别环节,每桌街坊推荐两道菜参加评选,并选派一名评审人员,评委团们仔细品尝每桌推选出来的菜式:
领头雁向党歌、丰衣足食、
凤凰展翅、桂花鱼伴贵人来、
金凤朝阳、火凤凰、金钱满屋……
一大桌子美味佳肴让评委们赞叹不已,
却又难以选择。

当天,特别邀请了百岁老人黄秀珍参加百家宴。居民代表张叶宁为她送上鲜花和祝福,老人手捧着鲜花,脸上笑开了花。

特写:巧思妙作呈“盛宴”
4月筹备到现在,
百家宴酝酿了一个多月。
为了这场期盼已久的“盛宴”,
大家可是花了不少心思。
让我们来看看街坊们的巧思妙作。
1号桌 菜肴丰富搭配赏心悦目

1号桌摆开了16道佳肴,有春卷、白灼虾、焖猪手、蒸排骨、凉拌青瓜等,琳琅满目、颜色搭配也赏心悦目。居民冯见欢告诉小e,大家先是商量了做什么菜,然后一起去买了菜,再分工做,“谁的手艺好就多做几个。”

考虑到吃饭的主要是社区的老人,太硬的食物咬不动,所以准备的菜是家常菜,在品种丰富的同时要偏软、偏烂,方便咀嚼。
4号桌 家常菜满满温馨
4号桌准备了10道菜,主打是一个“鱼窝”,这是考虑到有些老人家年纪大,吃鱼肉既容易消化、又健康,而且意头好。此外还有凉拌牛肉、卤味拼盘、烧鸡、炸云吞、笋干焖花、干炒牛河、马蹄糕等,都是温馨的家常菜。

“10桌就有10个小组,都要去采购,我担心有些菜当天不好买,昨天就去买菜了”,张叶宁说,有些菜如凉拌牛肉、卤味、马蹄糕,都是提前做好的。
6号桌 九道菜“长长久久”
6号桌就更厉害了,该桌准备了九道菜,取意“长长久久”,其菜肴无论是品种、款式还是摆菜的效果,十分高大上,堪比酒楼出品,赢得了众人的好评。

鲍鱼焖鸡煲,上面铺了一层鲍鱼,让人垂涎三尺;菊花鱼,鱼肉丝丝绽放,如同盛开的菊花;美极虾,红红的大虾点缀了碧绿的芹菜叶;五杯鸭、色泽焦黄,卖相诱人;摆盘装饰的是用小番茄加工而成“小兔子”,有着小耳朵、小眼睛,小巧可爱得让人不忍下筷。主食马拉糕,也切开来重新组合,摆成了一朵“大花”。

这桌佳肴主要出自“大厨”廖勇杰之手,廖勇杰告诉小e,结合大家庭的口味需求,准备了主菜、副菜。当天早上8点多就起来准备了。
这些菜肴中,菊花鱼最讲究技巧,工序多而且难度最大。首先,在选鱼时,要3.5到4斤的草鱼,然后斜刀片成长片,再切细丝,细丝要匀称而且不能断,所以刀工很讲究。拍粉后下锅炸也要讲究火候,不能炸过头。说到色香味俱全的鲍鱼焖鸡,廖勇杰也是头头是道:先把鸡块煎香,然后放姜葱爆香,再加鲍鱼一起焖熟。
虽说有着“大厨”的手艺,平时家里做饭还是妻子主理,逢年过节,有重要节日等时廖勇杰才会出手。能吃上这样一顿酒楼标准的大餐,组员们都赞不绝口,连叹“有口福”。
街坊说:吃得开心 聊得也开心
第一次在社区吃百家宴,
街坊们吃得开心、
聊得也开心。
听听他们怎么评价。
刘二妹 “在天河东社区生活很幸福,平时和邻居们在社区一起玩打牌、出去走走、出游等。这次百家宴,拉近了居民邻里间的距离,让我们更亲密,感觉就像一家人,互亲互爱。”
张叶宁 “很开心,十分开心。这次居委牵头组织这样的活动,提供了一个平台。我们在这里互相品尝、交流,感受到了浓浓邻里情,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。活动对促进邻里和谐有很大作用,希望明年还有这样的活动,规模更扩大”。
廖勇杰 “参与百家宴,主要是为了社区长者开心,让他们吃得开心。他们开心了我们也开心,社区更和谐,大家更欢喜。”
张婆婆 “这次百家宴,我们小组是几个年轻人做的,我是负责来吃的,感觉好开心。微改造后,社区环境好了,街坊们都愿意走出家门,在社区活动,在党建引领下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,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更多居民,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。”
多方携手 助力美好社区建设
此次邻里百家宴是天河南街第一次在社区举办家宴,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居民的交流与沟通,鼓励更多居民走出家门,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中,共同营造“熟人”社区的氛围。

小e了解到,“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·天河东社区基金项目”是广州市首个社区基金项目,目前已孵化出较稳定的社区社会组织12个,每周恒常开展活动,服务人次累计超7000人。

2018年,天河东社区在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建设,三社联动等模式的探索上迈出坚实的步伐。2019年,随着模式的逐渐成熟,社区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,社区的氛围更为和谐,老老少少齐融入。

天河东社区微改造后,通过社区基金项目,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,提供了平台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,从而提升他们对社区的幸福感、归属感。

在社区微改造后,社区营造是提升居民幸福感、获得感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但要实现这“最后一公里”,任重而道远。

天河东社区党委计划与广州市恩派社会组织发展中心、各社区社会组织携手,将开展更多丰富的社区活动,共同助力美好社区建设。
丰衣足食、凤凰展翅、
金钱满屋、步步高升……
这些喜庆又吉祥的词背后,
是一道道货真价实的美味佳肴!
5月23日下午,天河东社区党群服务站2楼传来阵阵欢声笑语,“党建聚民心 幸福邻里情”——天河东社区百家宴活动盛大上演,百余名天河东社区居民齐相聚,共同分享自己的拿手菜。
活动由天河东社区党委、
天河东社区居委会主办,
天河东社区探访队、
广州市恩派社会组织发展中心承办。
百家宴活动从筹备到现在长达1个多月,社区街坊们积极参与,多次召开讨论会确定菜式,集思广益、群策群力,大家一起做出了十大桌美食,浓浓的饭菜香和满满的邻里情融合在一起。天河东社区再一次体现了“共建共治共享”、凝聚民心的社区氛围。
昨日下午4时许,小e来到天河东社区——因正好下雨,活动场地从户外转到室内。一路走向天河东社区党群服务站,陆续有街坊打着伞端着菜从小e身边说笑着走过,饭菜的香味随风飘散,空气中都是家常菜的香味。
上到二楼,这次的百家宴排场十分之大:大厅里摆了10张大圆桌,不少桌子上已摆上了菜肴,街坊们或忙着打招呼,或忙着摆菜,热闹非凡。一张桌子就是一个小组,小组成员由各个社区家庭代表组成,而该桌子的菜肴从准备材料、敲定菜式到加工出品,全由街坊们亲力亲为,是地地道道的“街坊造”。
“你这个白斩鸡好嫩好滑,怎么做的?”
居民们一边分享着美食,
一边分享烹饪心得。
美食评选,是活动的一个特别环节,每桌街坊推荐两道菜参加评选,并选派一名评审人员,评委团们仔细品尝每桌推选出来的菜式:
领头雁向党歌、丰衣足食、
凤凰展翅、桂花鱼伴贵人来、
金凤朝阳、火凤凰、金钱满屋……
一大桌子美味佳肴让评委们赞叹不已,
却又难以选择。
当天,特别邀请了百岁老人黄秀珍参加百家宴。居民代表张叶宁为她送上鲜花和祝福,老人手捧着鲜花,脸上笑开了花。
4月筹备到现在,
百家宴酝酿了一个多月。
为了这场期盼已久的“盛宴”,
大家可是花了不少心思。
让我们来看看街坊们的巧思妙作。
1号桌摆开了16道佳肴,有春卷、白灼虾、焖猪手、蒸排骨、凉拌青瓜等,琳琅满目、颜色搭配也赏心悦目。居民冯见欢告诉小e,大家先是商量了做什么菜,然后一起去买了菜,再分工做,“谁的手艺好就多做几个。”
考虑到吃饭的主要是社区的老人,太硬的食物咬不动,所以准备的菜是家常菜,在品种丰富的同时要偏软、偏烂,方便咀嚼。
4号桌准备了10道菜,主打是一个“鱼窝”,这是考虑到有些老人家年纪大,吃鱼肉既容易消化、又健康,而且意头好。此外还有凉拌牛肉、卤味拼盘、烧鸡、炸云吞、笋干焖花、干炒牛河、马蹄糕等,都是温馨的家常菜。
“10桌就有10个小组,都要去采购,我担心有些菜当天不好买,昨天就去买菜了”,张叶宁说,有些菜如凉拌牛肉、卤味、马蹄糕,都是提前做好的。
6号桌就更厉害了,该桌准备了九道菜,取意“长长久久”,其菜肴无论是品种、款式还是摆菜的效果,十分高大上,堪比酒楼出品,赢得了众人的好评。
鲍鱼焖鸡煲,上面铺了一层鲍鱼,让人垂涎三尺;菊花鱼,鱼肉丝丝绽放,如同盛开的菊花;美极虾,红红的大虾点缀了碧绿的芹菜叶;五杯鸭、色泽焦黄,卖相诱人;摆盘装饰的是用小番茄加工而成“小兔子”,有着小耳朵、小眼睛,小巧可爱得让人不忍下筷。主食马拉糕,也切开来重新组合,摆成了一朵“大花”。
这桌佳肴主要出自“大厨”廖勇杰之手,廖勇杰告诉小e,结合大家庭的口味需求,准备了主菜、副菜。当天早上8点多就起来准备了。
这些菜肴中,菊花鱼最讲究技巧,工序多而且难度最大。首先,在选鱼时,要3.5到4斤的草鱼,然后斜刀片成长片,再切细丝,细丝要匀称而且不能断,所以刀工很讲究。拍粉后下锅炸也要讲究火候,不能炸过头。说到色香味俱全的鲍鱼焖鸡,廖勇杰也是头头是道:先把鸡块煎香,然后放姜葱爆香,再加鲍鱼一起焖熟。
虽说有着“大厨”的手艺,平时家里做饭还是妻子主理,逢年过节,有重要节日等时廖勇杰才会出手。能吃上这样一顿酒楼标准的大餐,组员们都赞不绝口,连叹“有口福”。
第一次在社区吃百家宴,
街坊们吃得开心、
聊得也开心。
听听他们怎么评价。
“在天河东社区生活很幸福,平时和邻居们在社区一起玩打牌、出去走走、出游等。这次百家宴,拉近了居民邻里间的距离,让我们更亲密,感觉就像一家人,互亲互爱。”
“很开心,十分开心。这次居委牵头组织这样的活动,提供了一个平台。我们在这里互相品尝、交流,感受到了浓浓邻里情,也收获了满满的成就感。活动对促进邻里和谐有很大作用,希望明年还有这样的活动,规模更扩大”。
“参与百家宴,主要是为了社区长者开心,让他们吃得开心。他们开心了我们也开心,社区更和谐,大家更欢喜。”
“这次百家宴,我们小组是几个年轻人做的,我是负责来吃的,感觉好开心。微改造后,社区环境好了,街坊们都愿意走出家门,在社区活动,在党建引领下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,让我们有机会认识更多居民,邻里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。”
此次邻里百家宴是天河南街第一次在社区举办家宴,活动旨在进一步促进居民的交流与沟通,鼓励更多居民走出家门,共同参与到社区建设中,共同营造“熟人”社区的氛围。
小e了解到,“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·天河东社区基金项目”是广州市首个社区基金项目,目前已孵化出较稳定的社区社会组织12个,每周恒常开展活动,服务人次累计超7000人。
2018年,天河东社区在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建设,三社联动等模式的探索上迈出坚实的步伐。2019年,随着模式的逐渐成熟,社区建设取得丰硕的成果,社区的氛围更为和谐,老老少少齐融入。
天河东社区微改造后,通过社区基金项目,营造了共建共治共享社区治理新格局,提供了平台让居民参与到社区事务中,从而提升他们对社区的幸福感、归属感。
在社区微改造后,社区营造是提升居民幸福感、获得感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但要实现这“最后一公里”,任重而道远。
天河东社区党委计划与广州市恩派社会组织发展中心、各社区社会组织携手,将开展更多丰富的社区活动,共同助力美好社区建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