覃天宇:尽职尽责坚守岗位,他是大家眼里的“劳动标兵”
2019-04-27 18:00:28

2019-04-26 皮卡 

在龙洞街的每个角落

你都有可能碰到他



在河涌边

他仔细察看水质情况。






在“散乱污”重点聚集区域

他认真参与排查污染源。






在居民家中

他逐户上门宣传燃气安全。






在办公室里

他通宵达旦整理文件资料。






覃天宇

龙洞街城管科一员,在岗位上兢兢业业已有4年多。在他平时工作中,跋山涉水、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,就连节假日也紧守岗位,是大家眼中的“劳动标兵”。






跋山涉水足迹遍布龙洞



城管科线口多、涉及面广,是工作任务最重的部门之一。覃天宇主要负责三防、危房管理、燃气管理、水库管理、地质管理及河长办工作。巡查、排查、值班、资料整理、协调、宣传,都在他的工作范围内,事多且杂。





据了解,龙洞街辖区11.6平方公里的面积中,山地就占了一半,很多区域开车无法到达。覃天宇每周都要对这些区域进行检查,唯一办法就是徒步上山。


山路难走,巡查点之前的跨度也不小,一圈巡下来大约要走上10公里,没有1到2小时无法完成,这正是他的日常工作。


每年3-10月,河水进入汛期显著上涨,这时城管科就迎来了巡查工作“高峰期”。尤其是下雨天,山形地质状况复杂,河湖水库水位多变,必须密切关注,防范灾害。





覃天宇作为龙洞街三防办工作人员,自2014年入职以来,在每一次应急抢险工作中,他不是在准备战斗的路上,就是奋战在抢险的现场。


去年9月16日,第22号强台风“山竹”袭粤。在台风“山竹”防御中,他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身份,在紧要关头用实际行动发挥先锋模范作用,积极带领应急小分队的5名成员,克服连续作战的身体疲惫,昼夜连续奋战在一线,安全快速地完成防御台风和抢险任务。


在台风登陆影响期间,覃天宇每天只有3-4个小时休息,不分白天黑夜巡查灾情,时刻关注台风过境时的降雨量,掌握各村民组灾情动态。


防台风期间,覃天宇吃住在单位,组织应急小分队等一起,检查了多个地质灾害点、4座山塘、1座水库、14个湖泊以及5公里的河涌,并督促地质灾害点附近群众转移。


在“山竹”台风登陆后,正值风雨最猛烈的时候,在转移龙凤路以北蔬菜种植户窝棚群众的时候,有2户群众不愿转移。覃天宇闻讯,主动要求带队到转移群众的一线去,并马上带领应急抢险小分队赶往现场,对窝棚里的群众进行苦口婆心劝说,并向群众耐心讲解了此次台风的预计降雨量和台风的影响力。最后,该 2户群众被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。


台风到来时,狂风吹到了大量的路边树木,阻塞主要交通通道,给村民出行造成了很大的安全隐患。在狂风暴雨面前,覃天宇主动带领应急小分队,动手清理倒伏的树木及障碍物,确保了道路畅通及交通安全。


在清理过程中,覃天宇全身湿透,身上还被刮伤了好几处,但他依然和其他队员一起把全部障碍物清理干净。看到全部道路畅通后,他才放心地拖着疲惫回到单位,换下湿透的衣服。





面对险情冲锋在前消除隐患




覃天宇的工作经常与自然打交道,难免有遇上突发险情的时候。突遇自然灾害,他冲锋在前勇于担当,有条不紊组织抢险工作。


今年2月21日晚,街道接到群众消息,龙洞富民路由于连日强降雨导致泥土出现松动,路面沉陷塌方,出现约3平方米的大窟窿,给居民群众出行带来安全隐患。


接到群众的抢险请求后,覃天宇立即组织应急抢险小分队,展开了一场“清塌方、排险情、保畅通”的攻坚战。


富民路是居民群众出行的主要道路之一,此次塌方导致道路中断,直接影响到居民群众的出行和生活。为尽快全面抢通此条“生命线”,覃天宇一方面与市政工程抢险队进行密切沟通,积极组织队伍,配置资源,投入抢险;另一方面带领抢险小分队深入现场,有条不紊地开展灾情控制。


他首先进行了道路隔离封闭、交通管制分流,设置路障、警戒线、公告牌等安全设施。接着,采取防止塌方体进一步扩大控制措施,铺设地膜、隔离膜、防渗膜,引导和隔离雨水渗透,并协调铲车运送砂石进行回填,消除安全隐患。


顶着狂风暴雨,覃天宇带领应急小分队成员毫不退缩,冒着大雨战斗在抢险现场,经过两小时的连续抢险,路面塌陷得到了有效地控制,险情得到整治,居民群众的出行安全得到了保障。


在救灾过程中,所有人都不怨苦、不怕累,以高度的责任感、紧迫感拼搏在抢险最前线,以“铁军”的凝聚力和战斗力,展示了面对险情时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。




节假值守4年未回家过年



自2017年实行河长制,街道设立河长办,覃天宇开始接触河涌整治的工作。之前没有深入接触过河涌工作,更没有前人经验可以借鉴,他一步一个脚印学习摸索。


从前对河流知识并不熟知,覃天宇为了尽快掌握河涌信息,在前两个月基本每天都要把辖内河涌徒步走一遍,掌握河流方向、摸清排水口。


当时,河流两岸尚未开展修整工作,部分路段杂草丛生、泥泞不堪,徒步巡河一圈要花上2、3小时。到现在,到河涌去看一看已经成为了他的习惯。


每天早上7点多起床,他首先要步行到附近的河涌看看情况,这才回街道开始一天的工作。





为做好河涌治理工作,2017年11月1日开始,龙洞街成立了一支由7个年轻人组成的车陂涌龙洞河段巡查保护队伍,覃天宇是这支小分队的队长。


小分队主要是夜间对河涌进行巡查,无论是严寒酷暑,还是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,巡查队员每人每天晚上都要来回巡护10公里。


天气炎热时,他们会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,用水冲洗,拧干,再穿上,对工作丝毫不懈怠。为了应对巡查中发现的突发情况,这支巡查保护队轮流值班,24小时待命值守。





河涌治理工作任务重、时间紧,工作强度大,休假期间被告知有紧急任务,在覃天宇看来是很正常也很平常的事情。


一接到任务,就得立即投入,加班加点自然也是家常便饭。有一段时间,街道正在开展行动,对辖内的污染源进行全方位摸查。


白天,覃天宇跟着大家一起投身到队伍,晚上回到办公室还要汇总整理资料。连续两个星期,他的办公室到了深夜依然灯火通明,有时甚至直到天明。


在覃天宇看来,自己的岗位和居民的安全息息相关,没有节假日和工作日之分。每逢节假日,龙洞街都有一支“应急小分队”留守,负责整个辖区治安秩序、市容卫生等多个线口的巡视工作。


从2014年9月入职龙洞街以来,他已连续4年春节值守,留在龙洞,没回老家过年。“当然会有想家的时候,这时就跟家里人打电话聊一聊。我跟家人解释,这是自己的工作需要,他们也都表示理解。”


在难得的周末,覃天宇的工作状态仍然在线,对自己所负责线口的工作毫不松懈。一年中,除去休假回家的几天,覃天宇都坚守在工作岗位上。覃天宇说,“节假日总要有人值守,这是一种态度,一份职责。”